校長室
徐大偉 校長
(04)22517363#700
壹、校長個人履歷
學歷:
1.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 (1995~2000)
2.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1990~1992)
3.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學士 (1986~1990)
4.省立台中師範專科學校普通科 (1988~1983)
考試:
1.臺灣省九十七期國民小學校長班儲訓成績合格 (2002)
2.臺灣省八十五期國民小學主任班儲訓成績合格 (1997)
經歷:
1.臺中市西屯區永安國民小學校長 (2008~2012)
2.臺中市西屯區國安國民小學校長 (2002~2008)
3.臺中市南屯國小總務主任、訓導主任 (1997~2002)
4.臺中市春安國小教師、組長、代理訓導主任 (1987~1997)
5.臺中縣龍峰國小教師 (1983~1987)
6.臺中市四育國中(補校)歷史、地理專任教師 (1993~1996)
特殊經歷與榮譽:
1.臺中市特殊教育輔導團身心障礙組副召集人 (2012~2016)
2.臺中市政府校務評鑑之後設評鑑實證研究一論文發表 (2009)
3.臺中市政府校務評鑑之後設評鑑實證研究二論文發表 (2009)
4.109期校長儲訓班實習學校師傅校長 (2008)
5.臺中市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之後設評鑑小組組員 (2005 ~2009)
6.臺中市英語教學推動委員會外籍教師生活輔導組 (2004 ~2008)
進修與訓練:
1.校內外各項研習共計933小時 (2008 ~2016)
2.卡內基教育訓練(校長班) (2006)
語言能力:英文聽讀說寫略通
專長:人際溝通、情緒管理、生涯規劃、心理輔導、教育行政
興趣:閱讀、古典音樂、健走、吉他、鋼琴
貳、辦學理念
一、教育理念:
(一)堅信『學生第一、教學為先』
(二)堅持以帶有源頭活水的愛,柔軟喜悅的心,清晰堅定的志,與孩子們一同學習,一起快樂與成長。
二、辦學理念:創造一個教師用心、學生開心、家長放心的「全是贏家的學校」。
(一)學生優先:提供多元學習,肯定多元學習成就,開展學生多元智慧。
(二)教師專業:教學是核心,強化教師專業發展,尊重教師專業自主,進行有效教學,以提昇教學品質。
(三)優質行政:以積極、誠懇、踏實、歡喜的心來迎接工作,組織和諧、溫馨、熱誠的服務團隊。
(四)溫馨校園:以安全、人文、自然、科技、藝術、健康來營造溫馨校園,以培養學生身心及五育均衡發展,實現全人教育。
(五)家長參與:以圓融、包容、關懷、理性來建立參與機制尊重家長教育權、提供多元參與機會,以促進親師合作。
(六)資源整合:以毅力、耐心、愛心、信心來促進學校發展,結合學校與社區資源,達成學校與社區共存共榮。
(七)品牌學校:以行動、宏觀、科技、人文塑造學習型學校,落實校本課程及特色課程,朝向品牌特色學校邁進。
參、學校經營方案
一、學校經營策略
(一)營造藝術人文的校園文化:實踐校園美學,豐富校園人文意涵與美感。
(二)建立精緻優質的學習環境:營造快樂、健康、安全、溫馨的校園環境。
(四)提供適性多元的學生學習:肯定多元學習成就,以開展學生多元智慧。
(五)追求卓越的教師專業發展:強化教師專業自主與發展,提昇教育品質。
(六)支援服務的學校行政措施:熱誠、專業與積極的行政團隊為大家服務。
(七)深耕閱讀:深耕閱讀教育,拓展走讀社區,養成終身閱讀習慣。
(八)植基文化: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文化,凝聚親師生對學校的向心力。
(九)培育人才:廣納人才打造專業行政服務團隊,優質服務親、師、生。
(十)專業態度:教師專業精進,優質專業態度,讓親師良性溝通與合作。
二、具體作法
(一)系統制度:按部就班、計畫性、系統性建立校務制度,提升校務績效
學校各項規章制度透過校務會議、行政會議、學年會議、教學研究會及家長委員會等正式會議,
採民主參與、廣徵眾議方式共同訂定。視規章制度性質經行政會議或校務會議討論後,公佈實施。
同時建置網頁將辦學理念、學校經營藍圖等公告,讓學校同仁、社區家長了解。學校典章制度與時俱進並適時修訂之。
1.建立學校規章制度與定期檢討校務發展
2.培育人才:廣納人才打造專業行政服務團隊,優質服務親、師、生。
3.知識與e化管理知識與績效管理
4.推動教育政策與辦學理念之行銷
(二)組織領導:健全組織並配置適當人員,掌握學校概況,組織氣氛良好。
各處室行人員確依法定組織與功能性組織規範考量其工作性質及專長安排適度之職務。
組織業務按分層負責明細表規範,分層負責並垂直及平行整合,強調分工合作以達成組織目標為依歸,
落實行政、導師及職員責任制,明確揭示各職別責任歸屬,並充分尊重與授權。
1.重視課程領導與教學,提升教師行動研究、創新教學
2.適度授權、溝通協調、多元參與、決策民主化
3.建立並落實學校危機與偶發事件處理機制
(三)植基文化: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文化,凝聚親師生對學校的向心力。
1.安全與科技校園:建立優質學習環境,善用科技設施,安全有保障。
(1)增進師生安全防護觀念與危機意識、強化校園安全防護措施、落實校園安全自我檢核機制、
規劃安全合宜校園環境設施、建立完善的通報聯絡體系、有效運用家長及社會資源。
(2)佈建全校性全方位的網路環境、提升生活設施的自動化、建構校務行政管理系統、
建立校園安全網絡,確保親、師、生安全、建構數位教學平台、整合校內外教材與學習資源庫、
充實多元化多媒體資訊行動設備與系統,滿足個別化即時需求。
2.自然與健康校園:環境設施親近自然生態,注重體適能,多元發展。
(1)健全推動組織,爭取各方資源、建構生態校園,改善學習環境、珍惜有限資源,鼓勵回收利用、維護校園清潔,
加強環境管理、推展環教活動,回歸自然理念、配合領域課程,融入各科教學。
(2)落實健康服務,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強化健康環境,營造衛生的物質空間、推展健康教學,厚植身心健康的知能、
深耕營養教育,培養優質的健康體魄、充實體育設施,提升師生的體適能、規劃生活體驗,促進健康生活之實踐。
3.人文與藝術校園:課程實踐校園美學觀,豐富校園人文意涵與美感。
(1)形塑學校建築風格、典藏校園史蹟文物、傳承社區民俗特色、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氣氛。
(2)營造藝術學習風氣、規劃校園藝術課程與教學、培育師生藝術鑑賞能力、校園表徵圖象藝術化、
籌劃校際觀摩與藝文校園、永續藝文特色的創新。
(四)課程發展:追求課程不斷的發展,提昇教育品質。
1.系統規劃:課程組織正常運作,審慎規劃課程。
建構清晰的學校課程願景、成立課程發展組織、研訂課程計畫,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2.有效執行:精進教師教學能力,進行有效教學。
明訂課程推行組織運作模式、教師參與訂定各學習領域教學綱要及內容、整合及應用教學相關資源、實施有效教學、形塑參與分享的溝通氣氛。
3.落實評鑑:定期課程評鑑,掌握學生基本學力。
有效運作課程評鑑組織、落實學生成就評量、實施教材評鑑、實施教學評鑑、實施設備評鑑、實施環境評鑑、妥善運用評鑑資料。
4.持續研發:鼓勵教師社群產出,課程永續發展。
建置課程研發小組、根據學校條件,發展特色課程、建立策略聯盟、發展創意課程、實施成果發表、訂定課程研發獎勵措施。
(五)教師專業:鼓勵教師專業精進,營造專業態度。
1.計畫專業成長:教師建立教學檔案並擬定教師專業成長計畫。
2.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按照專長與興趣組成各類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3.從事教育研究:獎勵與表揚教師多從事教育研究,促進教育創新。
4.教學能力與班級經營:參與教師研習,活化班級教學與輔導工作。
(六)學生學習:適性多元的學生學習,開展學生多元智慧。
1.學會認知體驗:重視學生基本學力養成,安排探索體驗課程。
培養主動探索的能力、活用習得之知識與能力、培養優質語文及閱讀能力、培養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
培養溝通表達與分享的能力、培養國際視野及鄉土情懷、培養欣賞表現與創新的能力、培養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的能力、
培養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的能力、培養規劃組織與實踐的能力、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系統化思考與自我超越的能力。
2.學會悅納自己:肯定每位學生,為孩子搭設舞台提供表現機會。協助學生認識自己的身體、協助學生認識自己的能力、
性向、興趣、情緒及人格特質、協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協助學生養成樂觀進取的生活態度。
3.學會尊重別人:學會尊重彼此的差異,樂於與人分享與合作。
重視品格教育,學習彼此尊重、結合親子教育,落實生活教育、學習尊重別人,涵養接納不同價值觀的器度、
聆聽孩子的心聲,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同訂定規則,讓學生學習尊重別人、協助學生體驗生命的可貴,
以建立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的價值觀、協助學生明白環境對自己的重要性,進而尊重環境、愛護環境、宣導法治觀念,
使學生知道自己和他人的界限、推行班級自治活動,協助學生與他人合作。
4.學會負責做事:提供品格教育典範,學會不推諉勇於承擔責任。提供學生學習做事的機會、指導學生有效做事的方法、
培養學生負責做事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參與社團活動的能力。
5.深耕閱讀:深耕閱讀教育,精進理解策略能力,養成終身閱讀習慣。
(七)社區與家長資源整合運用:學校與社區攜手,共存、共榮、共好。
1.整合社區資源及建置輔導網絡並善加運用
2.訂定校園開放與場地租借辦法,提供資源與社區共享。
3.辦理與支持實施社區服務活動。
4.辦理社區終身學習活動,參與熱絡。
5.持續強化學校行政與學校家長會互動。
6.成立志工服務團體,積極配合辦理校務活動。
(八)行銷學校品牌特色:
1.引領教師閱讀風氣與鼓勵進修,建立學習型組織。
2.強化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建立實際的教師專業發展產出。
3.落實校本課程、特色課程之規劃、執行、評鑑及持續研發。
4.永續經營學校發展特色,善用媒體,適時行銷,建立獨特品牌特色。
三、未來校務發展方向規劃:
個人期待學校未來的發展,能朝下列方向努力:
1.重視品德教育,引導學生適性發展。
2.持續教學創新,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3.運用資訊科技,培養終身學習能力。
4.推動語文教育,讓鄉土與國際接軌。
5.深耕兒童閱讀,激發學生創意思考。
6.精進健康促進,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7.強化教師專業,提升教學服務品質。
8.鼓勵家長參與,促進教學親師合作。
9.加強學校行銷,整合社區各項資源。
今後當以智慧為前導、創意為軸心;以學生為中心、學習為重心;
以學校的品質為保證,承諾完成全面的教育品質。
個人自許為永遠的教育人,我對教育工作充滿熱忱,我願意為教育繼續奉獻心力,
我由衷地喜愛學校,
希望能為國民教育灑下希望的種子,種下一畝福田,提升孩子的學習成效,
讓孩子的心田洋溢幸福、快樂地成長與學習,
也達成個人追求人生的自我實現與自我超越的目標!
徐大偉 校長 謹識 109.11.11